一、專供教師閱讀用之課程說明
編號 | 檔案名稱 |
1 | 「實用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系列設計總目錄 |
2 | 「實用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教學單元設計總說明 |
3 | 第 1 單元「校園霸凌」教學設計理念與架構說明 |
4 | 第 2 單元「性別與特質」教學設計理念與架構說明 |
5 | 第 3 單元「尊重性取向」教學設計理念與架構說明 |
6 | 教師宜具備之第 3 單元「尊重性取向」教學先備知識 |
二、各節教學設計內含檔案
編號 | 單元名稱 | 內含檔案 | |
1 | 第一單元 校園霸凌 |
第一節:那些年,我們一起發生的故事 * 獲【故事力教案甄選】《性別類》優選 |
教案、學習單 |
2 | 第二節:這一天,我們一起學習的事 | 教案 | |
3 | 第二單元 性別與特質 |
第一節:那些年,我可能不會愛你 | 教案、學習單 特質卡:學生版、教師版 |
4 | 第二節:那些年,記得當時年紀小 | 教案 | |
5 | 第三單元 尊重性取向 |
第一節:小嵐的秘密 第二節:人口比例大考驗 (兩個教案請連續上完) |
教案 |
6 | 教案 | ||
7 | 第三節:小嵐的苦惱 第四節:新聞報一報(2019 年元月增修版) (兩個教案請連續上完) |
教案 | |
8 | 教案、簡報 |
一、三大單元設計與性別平等教育的關係
本「實用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教學內容共含三個單元,各單元依循教育部頒布之性別平等教育(以下簡稱「性平」)實施細則中,提示的課程教學重要主題,進行設計,以下分別說明。
1. 第一單元「校園霸凌」與性平之關係
分 2 節進行,透過認識、體會、討論「校園霸凌」,幫助學生理解人際互動中的偏見與歧視,並發展出建設性的回應方式,期待在培養學生深層尊重、拒絕霸凌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性霸凌的發生。
2. 第二單元「性別與特質」與性平之關係
分 2 節進行,透過「性別與特質」,幫助學生理解人們,包括自己,對於性別特質、興趣、職業等常不知不覺流露的性別刻板印象,進一步覺察人在性別表現上的豐富,並學習以互相尊重與欣賞的態度,彼此對待。
3. 第三單元「尊重性取向」與性平之關係
分 4 節進行,透過貼近青少年生活世界的教學設計,反映當前「多元性傾向」價值觀的分歧,幫助學生在此氛圍中,建立「尊重性取向、拒絕貼標籤」的知能與態度,其主要目標包括:
(1). 認識同性戀存在的事實
(2). 尊重同性戀者的性取向
(3). 破除對同性戀行為及非同性戀行為的偏見
(4). 建立尊重「不同性取向者平等表達意見」的權利
(5). 了解所謂在性取向意見上採取「寬容」的態度,是指容許別人持有和自己不同意見,而彼此仍然能和睦相處。
二、使用本課程系列單元設計之建議
1. 本三大單元之擇用
(1). 本三大單元「間」並無必然的邏輯關係,可以依學生需要擇取適合的單元來教導,亦即某些單元可暫時不教。但因為各單元「內」的各節在設計時,有相關密切的概念、態度和能力,需要發展,故對於「該單元之各節關鍵內容」,應完整教導,當然其中活動方式和學習單,可視教師經驗靈活替換更適合的。
(2). 各單元議題之間,雖然沒有邏輯的必然關係,但對學生而言,有概念學習的優先順序,本課程編輯群建議教師仍依照出現各單元次第,順序教導。為便利教師的取用,各節課依次編號,例如第 2 單元第 1 節,若按次第順序屬第 3 節,故在目錄中會以「L3 第二單元性別與特質第一節⋯⋯」的名稱出現,同理,第 3 單元第 4 節會以「L8 第三單元尊重性取向第四節⋯⋯」的名稱出現。
2. 單元時間之設計
本系列課程設計共有 8 節,皆以 40 分鐘為度,故全部教完,至少需要花費一般中小學的 8 節課。此 8 節可隨學校課表找適當時間實施,教師可依學生理解深度和興趣程度延伸活動或精簡之,但本編輯群建議在學生認知負荷及學校排課允許的情況下,各單元的第 1 和 2 節,用兩節連在一起的時間一次教完。
3. 各單元之教學設計理念和架構,請參見各該單元說明。
4. 進行第 3 單元「尊重性取向」教學前,務請教師仔細閱讀該單元涉及的先備知識。
5. 第一課有學習單的設計,教師可依照需要自行設計其他堂課的學習單,以加深學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