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交友安全—性教育教學模組

*本教案為 105 學年度校園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優良教學模組-國中組特優

適用年級:9

教學時間:135 分鐘

設計動機與理念:

  不論是現實生活中,或是網路互動,我們都無法避免與人接觸。人際關係間,如何保護自身、尊重他人,防範各種危及彼此身心的性騷擾行為,是每個人必須關心的課題。隨著網路科技進步,即時通訊軟體、網路電話、網路攝影機等設備,都使得騷擾者除了肢體碰觸的性騷擾外,仍可在網路上傳遞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聲音、文字、圖片、影像來騷擾被害人。高度使用網路之青少年族群,近來在虛擬網路上進行性騷擾事件頻傳,常見的網路性騷擾主要有「不受歡迎的騷擾言詞」、「要求提供性服務或徵求性伴侶」、「強邀約會」、「發表性別歧視的言論」、「展示不受歡迎的色情文學或圖片等」、「具性意涵的ID、NICKNAME、簽名檔、名片檔」。性騷擾的發生對於受害者而言,不管是心理、生理、外顯行為及社會適應上,都有著立即或長期的影響。Gáti, Tényi, Túry, & Wildmann (2002) 研究中指出,一名十六歲的女性個案因為透過網路交友而認識的網友在八週中持續透過網路利用言語性騷擾此受害個案,導致此個案在之後的一年中出現厭食症的現象並減輕二十三公斤的體重。由此個案可以發現,虛擬網路的性騷擾雖然沒有肢體上的接觸,但也可能造成學生身心上的影響。如何協助學生避免身心傷害,引導學生發展網路性騷擾預防策略與因應知能,以提升學生網路安全素養,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課程。

  網路性騷擾:是指透過網際網路之媒介,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包括性別騷擾(gender harassment)、不受歡迎的性關注(unwantedsexual attention)和性脅迫(sexual coercion)等,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本教學模組參考媒體素養、網路素養、網路媒體素養、健康素養等理論概念,歸納出網路安全素養之核心概念,作為課程教學主要內涵,據此發展教育指標、教學目標與模組課程教學,透過教學活動引導來提升學生網路安全素養,增進網路性騷擾預防之自我效能,減少網路性騷擾危害行為發生,以維護青少年身心健康。

  網路安全(網路性騷擾預防)之素養內容:主要分為「資訊評估」、「安全預防」、「因應處理」以及「倡議支持」四個核心概念。依據上述網路安全(網路性騷擾預防)素養四個核心概念,發展本課程內涵與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