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概念關係圖

丁雪茵、蔡志東、包康寧、陳靜妃、王千倖(民108)。主題概念關係圖。載於丁雪茵(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教學資源手冊(xi-xii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過去的「性別」都是以客觀的「生理性別」來談論,現在則發現,除了從生理面向之外,還可從社會期待或心理認定的角度來探討。「生理性別」是以客觀的生物學事實為認定基礎,例如:護照及身分證上的「性別」欄就是指生理性別,其一般狀況是依據性染色體而分為男女兩性,但由於基因變異及激素影響,有些人會發生特殊狀況。

「社會性別」則是社會文化對不同的生理性別(男、女)所賦予的不同期待,包括對性別特質、性別角色、職業等面向的期待,這些期待也是最容易形成刻板印象的部分。「性別認同」則是從心理層面來看待性別(即心理性別),指個人主觀上對自己性別的認定。若其心理認定的性別與其生理性別不一致,就是一般所稱的「跨性別」者(transgender),若對此狀態有所不安,則稱為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或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identity disorder, GID)。有些跨性別者最後會選擇變性。

「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與「(生理)性別」(sex)則是不同的兩種概念。但性傾向的認定及分類也是依據個人本身之「生理性別」,以及其愛戀、性吸引、性行為之對象的「生理性別」來判定。所以,「生理性別」是所有相關概念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