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在幼兒性別平等教育的立場

性別教育論壇-從兒童發展談性/性別教育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性別教育研究中心)
(2015 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2015.11.28.)

引言人2   幸曼玲副教授   (19:58)
主題: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在幼兒性別平等教育的立場

引言人:幸曼玲

現職:台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心理學博士

摘要: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面對幼兒階段性別平等教育的議題時,其首要思考的議題是幼兒性別角色的發展及認同。但也因其發展所處的環境對其性別角色認同的重要,在此階段也有必要認識和尊重生活環境中文化的多元現象。

1.「性別」、「性別平等」、「性別平等教育」的定義、目的

        「性別」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個體生理特徵所衍生的差異,以及社會文化所建構的性別概念。一般來說,原來用以區分不同性別者的「性」,是指生物學特徵的生物性別,亦即男性或女性。但是「性別」亦可是一種社會建構關係,是個體在社會制度與文化下,所建構形成的性別特徵和差異,通常由外在文化環境形塑而成。

        而「性別平等」則是在性別差異下,謀求性別間的平等。一般而言,「平等」包括兩層意義:除了維護人性的基本尊嚴外,更進一步謀求建立公平與良性的社會對待。且「性別平等」強調每一個個體不論其性別特徵和差異,皆擁有同等的價值,須有公平與相等的機會發展自我,並可獲得社會公平與相等的對待。

        「性別平等教育」即是利用教育的歷程,協助學生了解現代社會中性別間平等參與的關係,藉以培養出彼此平等、尊重的態度。因此,「性別平等教育」有兩個目的,一是讓不同性別的人都能擁有尊嚴,在社會上受到公平且良性的對待。另外,更進一步希望促使不同性別和性傾向的人,都能在公平的立足點上發展潛能,不因生理、心理、社會、文化上的性別因素而受限制,達到社會性別之實質平等。然面對幼兒階段的孩子時,性別平等教育的思考須更為謹慎。

2. 從發展的觀點看幼兒習得「性別概念」及接受「性別平等教育」的主張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幼兒是一獨特的發展時期,有其獨特的發展任務;思考幼兒教育時,也須從幼兒發展的角度來決定幼兒教育的內涵。「性別認同」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性別及其意涵的覺察。知道一個人不是男生就是女生,並且知道性別是無法改變的特質。第一步是區分男生和女生,並將自己放在其中一個類別。從出生開始,幼兒持續經歷一連串的發展。幼兒階段是性別認同的重要時期。性別認同的建立影響兒童未來的個人和社會調適。兒童在參與社會文化活動的過程中,也在覺察性別的角色及其行動,逐漸形成對自我性別的意識與認同。性別認同建立後,幼兒開始產生「性別區隔」現象。所謂「性別區隔」是指幼兒傾向於跟同性玩伴交往,並且視異性為外團體。而持續的教育和生活環境所提供的經驗,可進一步協助學生了解現代社會中性別間平等參與的關係,藉以培養出彼此平等、尊重的態度。